《黄河象》教学反思
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,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,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,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《黄河象》教学反思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《黄河象》教学反思1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小结,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运用白板解决以下教学问题:
1、课前导入环节利用白板的放大图片功能揭示游戏的谜底,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。
2、利用白板电子笔的书画功能和橡皮擦功能,对课文第一自然段重点词语进行批画,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。
3、利用电子笔让学生能够上台来亲手操作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提高课堂的互动性。
4、利用移动、拖拽复制的功能,使得课文的线索清晰可见,感受科学家的假想生动形象、严谨周密。
5、在欣赏图片环节中,利用白板的聚光灯功能,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黄河象骨骼化石“完整”的特点。
白板的使用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知识的丰富性,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,化解了教学中的重难点,使学生一直保持着饱满的情绪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。
在小学语文教学中,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,以形象具体的“图、文、声、像”来创造教学,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、清晰化,使学生的思维活跃,兴趣盎然,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,积极思考,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。而有了电子白板,师生之间的交互更密切,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强,下面结合《黄河象》的电子白板教学谈谈我的体会。
一、教学环节的易改性。
……此处隐藏13362个字……的课文意在介绍黄河象的化石,为什么把重点放在假想老象失足落水的情景上呢?原来,介绍事物总要抓住事物的特点,这具象化石体格高大,保存完整,在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剑齿象化石中堪称第一。课文正是抓住它这两个特点来介绍的。这两个特点,人们容易注意到高大,而忽视其完整,课文便把完整这一特点写得更具体一些。这具象化石为什么会保存得这样完整呢?为了解开我们可能产生的疑惑,便重点写了对老象落水情景的假想。
(二)假想的依据
假想总是根据一定的事实进行的。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失足落水的依据是什么呢?细读课文最后一段,我们不难找到,科学家的假想是依据发掘这具黄河象化石现场的沙土、砾石以及象化石斜插的姿势、高翘在骨架之上的象牙等情况进行的。
(三)假想的内容
科学家们假想这具黄河象化石,是由于二百万年前的一头黄河象失足落水而变成的。那么,这头黄河象为什么会失足落水,又是怎样失足落水变成化石的呢?从课文第二段我们可以知道,天气炎热,黄河象渴得难受而四处找水喝,以及河底有淤泥,是它失足落水的主要原因。由于天气炎热引出的河流水面很低,老象的鼻子够不着,它喝水心切而顾不上环境是否安全,以及身体疲劳而有气无力,是它失足落水的又一原因。此外,这只领头老象跑在象群前头和它的身体笨重,也是它失足落水的原因。老象失足落水的情景是:天气炎热而渴得难受,喝水心切而不顾环境,够不着水面又往前走,踩陷石头又来不及抬脚,踏进河里又陷入淤泥,挣扎呼救却越陷越深。正是它陷入淤泥被那冲积的泥沙掩盖在地下,经过二百万年的漫长岁月,逐渐变成了一具象化石。这样建立在可靠事实依据上面的假想,从过程上看是那么自然严密,从环境条件上看是那么周全合理,难怪我们读来能够感到真实可信。